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那隻看的見的手想要市場聽他的話

一直思考為什麼台灣韓國的差異到底在哪?為什麼在近幾年差距被拉開,個人亂想的結論是,台灣是修正式社會主義,而韓國是修正式資本主義。
由於三民主義本質是修正的社會主義,孫中山要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而且這個做法剛好也很符合專制式政黨分配資源的模式,比上要跟私人資本家合作,多多少少虧錢會痛,所以再怎麼沒生產力也得有一咪咪效率才能讓私人資本家賺點錢,當然我們先暫不講不用競爭的產業的問題。
而發達國家資本就形成了,金融鋼鐵造船石化交通電信,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大型國企,到目前為止,政府的手依然在台灣企業中佔了不少的份額,當然,政府介入從某些角度來看,有時候還是可以瞎貓碰到死耗子得到好的結果,而且日本韓國的政府,其實也一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介入不少,我個人觀點認為最大的差異就是國企佔國家資源的比例。
日本與韓國無論政府的手介入了多少,最終快速發展的時期都是以私人大型企業為主,而台灣則是國有大型企業+大量中小企業的組合,也許在生產力很低到生產力尚可的過程中,加上美援與當時的產業背景,因此台灣也與韓國並駕齊驅甚至更好,但是到後期,私人企業的效率提升必然比國有企業的效率提升來的更快速更好,雖然台灣也開始降低國有企業的股份持有,甚至私有化,但是不可諱言,目前台灣政府在金融等行業持有的股份仍然十分高,甚至具有控制權的所在多有,這種做法不見得完全是壞處,但就像林大大常常提到的代理成本,當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時候問題常常會出現,而更別說許多任命是政治任命,而管理者追求的也往往是傾向大股東政府的政策,而不是企業盈餘與發展。
以上是個人的觀點,每個國家有其特殊狀況,我也不敢說如果台灣政府將所有國有企業股份都私有化之後就一定可以振衰起敝,但我很想提醒大家,當我們老是講韓國政府幫企業的時候,其實台灣政府也幹一樣的事,而且我們的效率恐怕更差,如果真的要搞清楚台灣與韓國政府誰幫企業比較多,恐怕很難分出輸贏。
而國家發展的輸贏其實不在一時,許多發展一時的結果不過是暫時的領先與落後,尤其常常受到當時經濟環境適合甚麼樣的模式決定,對於國家真正核心的永遠是教育與科研,也就是提升人力素質與研發新技術,其他所有的一切不都是奠基於此嗎?但這裡要特別提到一點,人力素質不光是智力上的或是知識上的,耐力禮儀公民素養都是,畢竟,就算全國都是優等生,但是全是自私自利者,恐怕這樣的社會也不會有好的長期發展的。
投資時做對了所有事,不見得可以馬上獲得回報,因為投資的勝負還牽涉到當時你所不能控制的各種人事物,國家發展我想也是一樣,在無法確定正確性而選擇了某項產業發展,之後成功了就是自己的功勞,眼光獨到,失敗了呢?把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和運氣成分都拿掉,以為某某國家必然作對了甚麼?台灣必然做錯了甚麼?也許不用急著下那麼武斷的結論。
http://www.bw40.net/9520.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314/000311581349.s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A9%E5%9B%BD%E7%BB%8F%E6%B5%8E%E5%BC%80%E5%8F%91%E4%BA%94%E5%B9%B4%E8%AE%A1%E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