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合理化公告地價就可以拯救台灣經濟

他一年利息收入6000萬元

新聞裡的有錢人付了多少稅?如果付出合理的稅金比例,我們沒甚麼好質疑的, 但在房地產部分,台灣的真實稅率低到驚人。

之所以台灣許多不用工作的無能有錢人都是靠房產,就是因為台灣的稅制對於房地產低到可笑,竹北高鐵區房子的持分土地10坪,地價稅繳300多塊,非自用的話也只需繳1500多,可不可笑?這樣的狀況下,即便資產的報酬率不符合市場的水準也無所謂,因成本過低,導致良幣無法驅逐劣幣,有能者無法從無能者處取得資產,違背了資本主義的根本。

投資股票可以增加資本市場流動性,但大量的投資房地產卻是增加下一代的負擔,增加社會成本,但稅制卻是反過來收股票的持有稅(股息)而收非常低的房地產持有稅。這個問題對於台灣的影響非常非常大,縣市的稅金不足,永遠需要等著中央給錢也是這個因素造成的。所得稅收一大堆,我認為應該降低,降低的部分就是靠提高土地持有的稅金彌補。

哪有工作所得課稅比資產所得課稅還高比例的道理?

針對房地產持有稅合理化,就可以拯救台灣的經濟,目前台灣的房屋容積是足夠的,只是分配不均勻,有錢自然可以持有多間房子,只要付合理的持有稅,例如:美國約是房地產市價的1%,自有的話可以再低一點。

這些稅收可以用於興建社會住宅或用在其他居住正義的政策,至於人頭戶的問題根本不用管他,因為一樣會收到稅,只是自用跟非自用的不同,針對這部分能夠用人頭減少的有限,我個人觀點認為正常的減免模式是家庭成員每位自用土地持分最多5坪,超過5坪以上就是非自用,其實細節有很多,我想不用討論過細。

重點還是在大方向上,使持有房地產者付出合理的持有稅,超過自有部分(自有部分需要多大可以研究討論)則採累進稅率。針對出租可以減稅甚至免稅,這樣會鼓勵房地產投資者轉進長期租賃市場,使得租屋市場投報率下滑,買不起的大眾可以租房子。

以上的作法一定有壞處,房地產新舊的替換會變得很緩慢,建商沒辦法賺到土地上漲的利潤,一般民眾也只能把房子當成消費品,房地產業會大幅緊縮。

好處則是,資金找實業投資,金融投資,總之會避開房地產短期投資,頂多是租賃投資,而我相信台灣人一定會找到出路,當你把房地產給台灣人當投資工具,當然大家就跟著規則賺房地產財。但是結果是有錢人有一堆新又大的房子拿來住或著空置等待未來的上漲,而一堆人沒房子住。

我認為好處與壞處相較之下,我會選擇房子變成不太增值的消費品這種作法。

持有稅一旦修正,房價也會修正,不過真的要推動,必須用20~30年逐步調整,才不至於對市場造成突然性的衝擊。

沒有留言: